聲明:
1.本文章內圖片皆取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謝謝。
電影葉問第1集打敗日本軍官,受槍傷獲救後逃離佛山。第2集內容接續演到於中日戰爭結束後,葉問與妻兒移居香港。到香港初期因人生地頭不熟,生活刻苦,然幸得報館的主編梁根出借天台讓葉問有地方得以招生教詠春拳,無奈香港人沒聽過詠春拳,以致於沒人有興趣報名。
直到第9天近黃昏,青年黃樑直闖天台向葉問提出挑戰要求,黃樑不把葉問放在眼裡地說:"不用說那麼多了,你跟我打一場,輸了我就交學費",但沒幾招就被打敗。黃樑打輸葉問後轉身離開,並帶數個西洋拳師兄弟前來向葉問挑戰,結果不負眾望,一班人立即下跪拜葉問為師,成為葉問在香港的第一批徒弟。
已成為葉問徒弟的黃樑有一天在街上張貼招生傳單時,因鄭偉基 (洪拳弟子) 撕下詠春拳招生傳單丟他,黃樑不爽地對鄭偉基說"想知道什麼是詠春嗎?我教你",於是兩人起衝突打了起來,鄭偉基被打敗,群師兄弟圍上前偷襲圍毆黃樑,綁架黃樑到魚市場
。葉問聞訊勇闖魚市場救人,他不畏刀光劍影廝殺救黃樑一起逃到碼頭的空地,巧遇昔日比武過而今已改邪歸正的北方拳師金山找與一群碼頭苦力出手相助。洪拳門派的洪師傅氣憤其徒弟鄭偉基被打傷,他指責葉問違反香港武術界規矩,要求葉問必須在一炷香燒完的時間內通過各門派挑戰才能教授徒弟。
話才說完,在場的華人探長肥波卻下令拘捕葉問、黃樑與金山找等人。原來洪師傅跟肥波都是幫洋警司利用「以華制華」辦事的爪牙,洪師傅負責在魚市場及武館等地方強收保護費。
葉問被保釋後,體認到只有遵從武術界的不合理規則才有辦法在港教拳,心知肚明一炷香挑戰避免不了,賢慧的妻子知道了心裡也很擔心。
葉問接受挑戰時,為免太傷和氣,只以巧勁應付挑戰的師傅們。最後一關由武功高強的洪師傅親自迎戰,洪師傅與葉問纏鬥到香燒完仍未能分出高下。
洪師傅極其欣賞葉問的功夫,基於英雄惜英雄心態答允葉問繳交會費後即可正式開館收徒。不料正直、脾氣滿硬的葉問認為繳會費等於認同非法勒索的惡霸行徑,因此斷然拒絕。洪師傅拉不下面子,怒斥葉問不繳交會費若膽敢收徒,即是蓄意破壞香港武術界的規矩......。
報紙把一炷香比武寫成洪拳與詠春不分上下,全城嘩然。不料,洪師傅徒弟阿基帶著一幫兄弟騷擾天台武館,眾人受迫黯然搬離天台,黃樑等人把木人樁抱回家,讓 師傅葉問得以克難地在社區小公園內繼續教詠春拳。洪師傅被葉問的堅持感動,心裡盤算著跟他冰釋前嫌,於是送「西洋拳王爭霸戰」的入場門券到公園示好,葉問 與徒弟們赴約觀看西洋拳賽。洋警司好友~拳手龍捲風摘下西洋拳王寶座後,目中無人瞧不起中國武術,竟當場戲弄在擂台上表演套路助興的洪拳弟子鄭偉基等人, 引起各派武師湧上擂台為受辱的洪拳弟子助拳。
眾人不敵西洋拳威力,洪師傅與葉問忍不住都飛身上台K龍捲風,龍捲風被打到後憤怒還擊,黃樑被重拳打飛台下昏迷。洪師傅怒斥要龍捲風當眾道歉,龍捲風拒絕
向失敗的弱者者道歉,他誇口三拳就可打死洪師傅,年老力衰的洪師傅為保中國武術尊嚴只好奮戰到底,三拳早過,拳王越打越久越生氣,老邁又很胖的洪師傅漸漸
氣力不繼,受重傷,洪師傅為著武術尊嚴寧死不投降。
報社對拳王的暴行不恥而嚴厲批評警察包庇洋人簡直是種族歧視,見報後反洋人的示威抗議頻繁,表面上洋警司為平息憤怒群眾的怨氣,宣佈舉辦「華洋拳賽」,其
實私心想讓拳王龍捲風打倒中國武術。
葉問現身挑戰龍捲風,拳賽場地佔大多數的洋人觀眾對葉問喝倒采藉以干擾。葉問力戰渾身肌肉像隻傲慢猩猩的拳王,拳況激烈,葉問受重擊而一再爬起再戰,台下
原本喝倒采的洋人被葉問的鬥志感動而變為支持。葉問最後使出洪師傅的絕招把西洋拳王龍捲風擊倒。
賽後葉問發表一段發人省思的話語:「你好。今天的勝負,我不是想證明我們中國的武術比西洋拳優勝,我只是想說,人的地位雖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應該有貴賤之別,我很希望,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大家都可以學會懂得怎樣去互相尊重。」(註:以前第一
集在大陸廣東佛山是日本人,後來第二集在香港是英國人小看中國人)
說完這句話,洋人逐一起立鼓掌。
發表完後,記者紛紛湧上前想要訪問葉問,其中這麼一句:「葉師傅,葉師傅,請問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葉問答:「我現在最想回家。」
詠春拳於擂台大戰後名聲響遍香港,前來拜師的各階層人士絡繹不絕,甚至各地外國人也專程赴港拜師,令葉問系統的詠春拳在香港及國外發展了起來。
一九五六年的某一天,周清泉之子周光耀帶著一個孩子前來向葉問拜師,這看來聰明但桀傲不遜的孩子,舉起右手拇指在鼻子上劃那麼一下……
這..這不就是後來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在系列電影裡的招牌動作嗎?
沒錯,那個來拜師的正是少年李小龍。
文章轉載自【言輕心世界】
後記:
文章是引用過來的,看完後發現好像沒有講到這麼一幕:
電影開頭有一幕是葉問好友周清泉遭日本人從後方開槍擊中頭部,原本是不以為意沒有想太多,後來葉問在離開武館後要回家的路上向一旁店家吩咐兩塊蛋糕,就在等待店家的同時,聽見從遠方慢慢接近的咆嘯聲,原來是有人偷了燒鴨店的燒鴨,老闆氣憤的追打到這裡,沒多久,偷燒鴨的人的兒子出面求情,葉問一直盯著這一幕看,竟發現被追打的竟是久未見面的好友周清泉,在葉問出面化解這場不幸時,周清泉跑離現場,周光耀告訴葉問:「我知道我爸爸在哪裡」便帶著葉問去見周清泉,葉問想上前摸摸昔日好友,卻被對方認為不懷好意,隨後便擺出架式想還手,此架式正是當時在棉花廠習得的詠春拳法,看著他,葉問眼光泛淚、語氣哽咽的說:「是我連累了你」。原來被日本人打中頭部後,周清泉完全喪失了記憶,不認得任何人,連自己的兒子也是。
看到這幕我的鼻子都酸了,好人怎麼都沒好報。
當時的社會真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前一陣子看了「十月圍城」,背景和葉問2有點相像,那時候感想也跟看完葉問時一模一樣:「難怪人家會說現在年輕人是草莓族,如果把我們放到當初那個年代,會怎麼樣呢?」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