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轉載自【綠‧建築家

【北歐設計企劃】

斯堪地納維亞地區,通常我們慣稱它作北歐,在自然地理上屬「冰山一角」,拉到在人類設計器物史上而論,北歐更是絕對獨特、巨大且重要的一環。

這裡蘊釀了全世界孩子憧憬的童話;要買傢俱,我們絕不會忘記來自瑞典的IKEA,講到經典設計大師,我們更不該錯過Finn Juhl和Hans J.Wegner等大師的精彩設計品。

北歐設計深深影響現代主義發展,與其將北歐藝術家一竿子全打進「極簡」大圈裡,我們更想集結這些不可錯過的經典的北歐工藝、大師和達人們,邀大家一同重新審視聚焦,理解其設計與文化間的寶貴價值。

請一起加入《綠‧建築家》品味北歐設計體驗冰與森林的極限美麗。

 

對於建築,你是抱持著保守主義還是前衛主義?

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建築,你是嗤之以鼻的想「這是外星人不小心遺落的東西嗎」,還是讚嘆建築師的創意?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曾提出「less is more」為現代主義帶來革命,他認為應該要把原先極其複雜的設計,用簡單、純粹的型態表現,把情感(Sensual)去掉,留下精神(Spiritual)。

但在他之後即出現後現代主義者Robert Venturi於70年代提出「less is bore」來反駁現代主義的極簡。

兩大主義互相抗衡消長,到了當代,出現了另一個聲音。

北歐丹麥的建築師Bjarke Ingels,他揉合了現代、後現代,提出了Yes is more

Bjarke Ingels是當代知名的建築師,他大膽前衛的風格曾經讓《METROPOLIS》(大都會雜誌)封他為建築界的Lady Gaga。近期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即是上海世博會丹麥國家館。

Ingels認為,建築領域在歷史上一直被兩個對立的極端思想所主宰。一是充滿前衛又瘋狂的想法,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往往脫離現實,失去建築「實用」的本質。而另一方面又是那些締造出品味枯燥而且是還沒建成便可以預測結果的「盒子大廈」。

在兩種極端之間,Ingels提出了「Pragmatic Utopianism」(實用烏托邦)的理論,融合了天真烏托邦式的空想及僵化的實用主義,他認為「Pragmatic Utopianism」的建築應該是對於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充分考慮上完成的創作。

▲Bjarke Ingels以「Yes is more」為主題,出版了圖文建築書。裡頭是用漫畫的方式呈現說明Bjarke Ingels與其團隊BIG(Bjarke Ingels Group)的建築作品。

▲也有iPad版喔!(App Store下載

◎延伸閱讀:Bjarke Ingels於TED的演講(影片一開始有簡單說明Yes is more的觀點)

Bjarke Ingels引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他說「生活總是在進化,文化和技術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理解變化,那我們也就能明白現在做的事情在未來是否可行。」

現在我們就從BIG相當著名的案例- Mountain Dwellings來看看Bjarke Ingels如何展現他的建築進化論。

Mountain Dwellings位於丹麥哥本哈根近郊,這個案子的重點是:該如何把郊區後美麗的景緻與城市的高密度完美結合,而且還需要考慮到停車空間及居住空間的配置?

▲其實Mountain Dwellings公寓是位於旁邊的VM Houses(Bjarke Ingels前公司 PLOT 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2006)的改版作品,同樣的客戶、尺寸及街道,只是這件案子留三分之二給停車空間,其餘三分之一則作為居住空間使用。

「如果把房子建在立體停車場頂會怎麼樣呢?」BIG的建築師們天外飛來一筆!就像是山坡上「鋪上」上一層薄薄的房子一樣。


因此,Mountain Dwellings的雛型就出來了。她如同梯田般,從11樓慢慢遞減到街道邊緣,跳脫傳統將停車和住宅空間分開的設計概念,而是把兩者融合到同一個建築體上。

其中,住宅最重要的需求-採光、新鮮空氣以及美好的VIEW,也因為構造的重整及設計而被滿足。

這裡共80戶公寓被轉化為層層疊疊的城市山居住宅,每家屋子的花園就是下層屋子的屋頂,所有的公寓都有面向太陽的屋頂花園和美景。這同時也呼應了一開始提到的重點,「生機盎然的郊區生活及密集城市的完美結合。」

Mountain Dwellings的屋頂花園是由露台和花園組成,而建築師並沒有忘記建築實用的本質。Mountain Dwellings整個建築體內有巨龐大完整的回收澆灌系統,可以滿足花園所需的水量。而花園和公寓隔開的是建築正面的大玻璃門,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充足 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Mountain Dwellings中的80戶公寓被設計在一個傾斜的人工「山坡」上。

▲下方是可容納480輛汽車的立體停車場。

▲Mountain Dwellings最特別的莫過於這巨大寬闊的立體停車場。車道就像是連綿的斜坡道,有些斜坡的淨高度甚至已達到16米。而最下方的三角型挑高空間,即成為了住宅的主要入口大廳。

▲到了晚上這座Mountain Dwellings的不同層樓之間會散發色彩斑斕的光線,看起來又像是來到另一個不同的空間。

在Mountain Dwellings中,BIG建築師團隊拓展了建築的可能性,也體現了Bjarke Ingels所提出的建築進化論,前衛的外觀、讓人意想不到的創意、又不失住宅本身應有的實用本質,這個案子儼然成為了高密度集合住宅專案的典範。

◎延伸閱讀:(以下是《綠‧建築家》曾經介紹過的BIG作品)

阿爾巴尼亞文化中心-促進世界宗教和平的搖籃

豪邁設計師的決定─大樓太長那就折斷就好了!

未來感十足!埋在草地下的魔法學校~

廢物能源廠兼作滑雪場

BIG ♥ NYC 心型雕塑 Interactive Heart 

【編輯:黃聖雯/來源:BIG/資料參考:archdaily、準建築人手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108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