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膾炙人口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有一句經典名言:「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地放下,最令人遺憾 的,是沒能好好地道別。」孩子的世界很小,擁有的本來就不多,「失去」對他們所造成的衝擊,遠比大人所想的更為嚴重。因此,如何教孩子以正面的態度面對 「失去」,並且找到適當的方法來度過失落的悲傷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失落」裡找到「存在」的意義
每 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總想一直保護孩子,竭盡所能地將一切美好提供給他們,但,只是這樣就夠了嗎?事實上,在未來成長的過程裡,除了「獲得」以外, 孩子還要面對許多大大小小的「失去」,重者如:親友、寵物去世,輕者如:心愛玩具的丟失,父母不見得能夠時時在旁守護。因此,與其用隱晦、隱瞞的方式幫著 孩子逃避面對事實,倒不如陪伴孩子在失去的過程中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與事物存在的價值。

 

能夠面對「失去」的孩子…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周秀姝認為,能夠以正面角度接納「失去」這件事,對於孩子往後的人生有3大好處:

1. 比較不怕孤單
因為知道自己除了失去的部分以外,還擁有更多,而且這些擁有的事物不一定要緊抓在手上、也不一定是物質的,可能是一些曾經存在於內心的溫暖記憶,就能使他 感到很滿足。因此,在面對失去時,會有一種「雖然傷心,但只是暫時的、是可以度過的」的感覺,也會相信還能再創造新的關係與記憶,一旦有這樣的信心,孩子 也就比較不怕孤單了。

2.珍惜擁有的當下
因為明白事物「有限」的物理性,能夠相處也就是這些時光,孩子也會更珍惜擁有當下的每一刻,而不是抱持著一種「隨時都會有」的心態,覺得一切都不重要、是理所當然的。

3.獲得獨立的能力
當一個人可以接受失去的時候,獨立性就會變好,不再過於依賴自身以外的其他人、事、物,就像有些小朋友會依賴棉被、娃娃一般,如果在關係中傾向依賴某個人,就會把期待都放在他的身上,當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或難以掌控時,日子就會過得很辛苦。

 

如果孩子無法接受「失去」…
周秀姝心理師表示,如果一直處在無法接受失去的心理狀態下,孩子可能會朝向2種負面的極端發展:

1.無力放棄型
據研究顯示,幼兒要到小學2年級左右才會對死亡或失去有比較清楚的概念,在此之前,孩子對於事物的認知缺乏「生命感」,覺得它們會一直存在、陪伴著他,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去玩弄小動物,因為他總認為牠們跟自己一樣,會一直活著、存在著。

可是當他發現有一天,事物就這樣逝去了、消失了,再也不能陪他玩了,不管做什麼都無法使逝去的寵物活過來,孩子會受到很大的驚嚇,原本對生活充滿信心、覺 得所有事情自己都能處理、解決的自信就會受到打擊,突然感受到自己原來是如此地渺小,這時如果又沒有成人在旁適當地跟他說明「生命本來就有限」的道理,孩 子就很有可能發展成「對任何事情都呈現無力、放棄的狀態」,覺得:「好吧,算了,反正我做什麼事都沒有用。」

未來這群孩子在關係裡,可能會顯得對誰都不是那麼在乎,只重視自己,因為實在太害怕失去了,又覺得自己做什麼都留不住渴望的事物,在學校成績方面,也比較容易呈現放棄的態度。

2.過度堅持型
這類孩子因為缺乏大人從旁解釋,對於失去也有錯誤的認知,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守好這些東西,所以它們才會莫名其妙地消失,因此,為了避免再次面對失去 的痛苦,就會很堅持地把心愛的事物顧得牢牢的,不斷確認它們的存在,以保證情況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對於渴望的事物也有過度要求的傾向,想要就一定要得 到,覺得必須緊緊抓住,才能擁有某樣事物。

這類孩子在未來可能會發展成「對結果非常在意,面對事物的態度非常積極」,但積極到後來演變成過於斤斤計較,無論在成績或戀愛方面,都喜歡比較、得失心也太重,使他們成為別人眼中的頭疼人物。

 

幼兒對「失去」概念的認知
跟孩子談失去,會不會太早?孩子對於死亡的概念,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理解「失去」2階段
1.3~5歲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容易將一切事物「擬人化」(認為沒有生命的東西是有生命的),因此可能會將一個洋娃娃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旦弄丟了,則彷彿遭遇生離死別般痛苦;此外,他們大多也認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東西還會活過來),認為死亡只是一種「暫時消失」的現象。

周秀姝心理師舉例,自己曾碰過一位4歲的孩子,他的哥哥因意外而死亡,因為當天看見哥哥被救護車載走,也不懂得死亡的意涵,總覺得哥哥某一天還會再出現,因此會不斷詢問父母:「哥哥呢?怎麼還沒回來陪我玩?」,這時,爸爸媽媽就必須耐心地對孩子一再說明。

2.5~9歲
約莫到了中、大班以後,孩子會逐漸發展出抽象思考的概念,爸爸媽媽在此階段可以試著跟孩子解釋以下兩件事:
1.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
2. 逝去的人是無法以任何方式再回來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較有想像力,他們可以認知到似乎是「有一個活著的世界和一個死去的世界」,逝去的人只是從這個世界被帶往另一個世界生活而已,這是他們對死 亡能夠有的理解,爸爸媽媽可以用:「XXX去天上當可愛的小天使了」來對孩子解釋,並且讓孩子明白:「雖然這兩個世界彼此無法相通,但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到 那個世界去相會。」

此外,也可以用討論的方式,一方面了解孩子對死亡的看法,另一方面也給孩子表達情緒和感覺的機會,可以問他:「你覺得死掉的狗狗現在去了哪裡?」、「牠不 能陪你玩了,你是不是很傷心?」引導孩子在經歷一件傷心的事情時,能有較為正面的想法,爸爸媽媽也要提供充分的陪伴,讓孩子了解,雖然他失去某件事物,但 並不代表失去了全世界,還是有很多關心他、在乎他的人在他的身邊,失去只是一個「經驗」,而非「毀滅」。

 

難以承受失去的「高敏感」孩子
格 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陳玟琪表示,以孩子的天生氣質來說,具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對於失去會有較為強烈的反應,也較難以承受,因為這類孩子特別容 易對事物投入很多的感情,假使一般孩子只投入1、2分,他們會投入10分,因此失去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也更大,例如:玩遊戲時,自己操作的角色死掉了,大 多數的孩子不太會難過,而高敏感的孩子則可能會有傷心哭泣的情況。此外,高敏感的孩子也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將失去歸咎於自己的過失,很容易有責備自己的情 形。

陳玟琪心理師建議,對待高敏感的孩子,家長要給他們多一點的時間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其實他們是有能力可以復原的,只是高敏感孩子的悲傷期會持續比較久,難 過的程度也會比較大,爸爸媽媽應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陪伴、傾聽孩子,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感是被接納的,如此一來,負面的情緒才能得到抒發,而非一直不斷 地循環,待孩子的心情穩定之後,再進一步與之討論。

 

如何陪伴孩子面對「失去」?
台 灣大學社工系講師,同時也是專業心理諮商師李開敏,在《金魚度假去》書中的推薦序寫到:「悲傷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此學習不侷限於認知,而是生活全面。」 事實上,陪伴孩子面對失去的過程,如同安撫一個經歷長牙痛的嬰兒,而非保護一個孩子不被熱爐燙著,爸爸媽媽該怎麼做呢?陳玟琪心理師提供以下步驟:

第1步:聆聽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且允許他們釋放強烈的情緒,包括憤怒或惡意,爸爸媽媽要盡量聆聽、陪伴孩子,抱抱他、安慰他,尊重孩子會有這些負面的情緒,不要加以批評,也不要太快說:「沒關係,不要難過,再買一個就好」,強求孩子馬上改變,只是妨礙孩子自然哀悼與自行復原的過程。

第2步:詢問
待孩子的情緒較為平穩之後,可以用詢問的方式,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是什麼、孩子的想法是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咄咄逼人、一直追問孩子:「你怎麼會 這樣想、你幹嘛這樣做?」這種問法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二次傷害,讓孩子覺得難過好像也是一種錯。此外,詢問孩子的想法其實也是幫助孩子擺脫罪惡感,以寵物死 亡為例,讓他明白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並不是因為其他不相關的理由所造成(如:早上上學前沒有先去看牠)。

第3步:討論
跟孩子討論,幫助孩子理解這件事情發生的正確原因是什麼,同時同理孩子,肯定他有這些情緒或猜測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接受的,讓孩子發展出平常心,也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

第4步:行動
最後,可以跟孩子討論接下來的具體行動,以幫助他能夠儘快走出悲傷,例如:陪孩子進行一些哀悼的儀式,例如:一起埋葬寵物,蒐集寵物的照片懷念牠,或是改 變一些眼前的環境,避免孩子睹物思念。需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也不要期待他做出如成人般的反應,如:明顯的悲傷或保有清晰的記 憶。

 

長痛不如短痛!?
常聽人說:「長痛不如短痛」,果真是如此嗎?到底是很突然間離開、讓孩子甚至沒看見離開的過程好,還是在事情即將發生前有一段緩衝期才好?

陳玟琪心理師指出,如果可以預先讓孩子了解是比較好的做法,因為其實突然發現事實的震驚,是會加重情緒的悲傷強度的,「有預期性是不是比較好?坦白說我覺 得是,尤其是親人過世的部分,如果在最後的時間裡能跟孩子多說一點心裡的話、多陪伴他,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會讓孩子將來比較沒有遺憾,也算是一種彌 補。」如果孩子就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把情緒處理好,硬要逼迫他在短時間內就復原沒事,只會影響他日後處理情緒的能力。

 

以繪本引導孩子
陳玟琪心理師建議,當孩子逐漸脫離傷痛期之後,爸爸媽媽也可以利用繪本來引導孩子,或作為一種預防性的教導,因為繪本是最能貼近孩子的文本,父母也能從中理解孩子是無如何看待失去或死亡的。

坊間有許多繪本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如:大好書屋出版的《芽芽不見了》、和英出版社出版的《再見,愛瑪奶奶》、三之三文化出版的《小魯的池塘》,以及上誼文化所出版的《我永遠愛你》…等等,爸爸媽媽可以作為參考!

 

面對「失去」3情境

 

情境1:心愛的玩具丟失
丟掉一件玩具?這在大人看來是多麼微小的一件事情,但對孩子來說呢?在德國創下票房紀錄的電影《我們這一班》就曾提醒我們:「大人總是忘了,童年為壞掉的玩偶而哭泣,和日後為生離死別而哭泣是一樣的。」

周秀姝心理師表示,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一些「過度性客體」,例如:一隻熊、一條棉被,走到哪兒都要帶著,視為一種安全感的來源,如果哪天突然一不小 心弄丟了,對孩子來說簡直是災難一場,因為自打出生以來最令他安心的一件事物突然消失了,爸爸媽媽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場災難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 別輕忽物品對孩子的重要性
陳玟琪心理師指出,此時孩子可能會對爸爸媽媽生氣或是對自己生氣,父母必須能夠同理孩子的情緒,不要輕忽那個玩具的重要性,先讓孩子的情緒得以發洩,再陪孩子討論解決的辦法,例如:詢問孩子在哪弄丟的、製作尋物啟示,以行動試著找回玩具。

※ 延緩替代物的給予
如果真的找不著,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是否能夠以其他替代物來替代,以後又該如何預防東西再次弄丟。需特別注意的是,替代物的給予時間應儘量延緩,是處理失去過程裡的最後步驟,如果在一開始就提供,孩子也就無法學習如何處理失落的情緒了喔!

 

情境2:寵物死亡
小朋友往往是家中與寵物感情最深厚的人,面對心愛寵物的辭世,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感到困惑
寵物瀕死前所出現的一些反常舉動,例如:全身抽蓄、嘴巴不斷開合…等,都是孩子從沒見過的反應,若無大人在旁陪伴、說明與安慰,孩子很容易受到驚嚇或因無法理解而緊張不已。

2.傷心自責
由於年幼的孩子往往傾向高估自己對周遭事件的影響力(也就是所謂的以自我為中心),容易陷入「小狗死了,是不是因為我照顧不好?」的自責情緒,同時也會因為依賴感被剝奪而感到傷心難過。

3.憤怒
如果家長刻意隱瞞寵物死亡的事實,孩子甚至會有憤怒的情緒產生。


※ 「寶貝…死亡不是你造成的!」
在面對寵物死亡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是否能夠在旁陪伴與解釋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會因為不了解狀況而感到焦慮害怕,這時如果有個成人在旁跟他解釋發生了什麼 事,如:「狗狗是生病了,就像寶貝上次感冒的時候一樣,跟細菌打仗,可是狗狗被打敗了,所以離開我們去更安全的地方,才不會被細菌欺負,不是你照顧不好, 也不是牠不喜歡你喔!」,或是:「每個人、每件東西、每隻動物都有一定的壽命,壽命到了就會死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們才要更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喔!」,同時抱一抱孩子,使他獲得安全感,如此一來可大大降低孩子自責沮喪的情緒。


※ 舉行哀悼的儀式
陳玟琪心理師認為,爸爸媽媽除了聽孩子說、跟孩子解釋之外,也可以協助孩子為寵物辦一場小小的喪禮,一起寫信或畫畫送給寵物、把寵物的照片蒐集起來,一方 面可以幫助孩子留住過去與狗狗相處的快樂回憶,另一方面也使孩子的悲傷情緒得以抒發,同時也讓他了解,那些在一起的快樂回憶是不會隨著狗狗死亡而消失的。

※ 將回憶打包封箱不是比較好嗎?
爸比媽咪或許會覺得奇怪,這些悲傷的回憶不是打包封箱、就此「封印」起來比較好嗎?陳玟琪心理師解釋,其實這種消極的做法並沒有真去處理悲傷的情緒,而是 用一種比較壓抑的方法來阻斷情緒,認為時間久了,情感好像也就會淡了,不會再去想了,可是如此一來那些負面情緒是沒有被孩子面對的,更沒有學習到處理的方 法,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反應可能會加倍地強烈。

 

情境3:親友去世

在《金魚去度假》一書中,一位母親不知道該如何告訴4歲的兒子他養的金魚死掉了,所以她把金魚沖下馬桶,然後跟孩子說:「金魚度假去了。」然而,面對自己摯愛的丈夫即將死亡,這位母親卻不曉得該如何告訴年幼的兒子,他快要失去爸爸了…。

當親朋好友過世時,孩子可能會不停詢問:「他去哪裡了?」,也有可能因為大人的情緒潰堤或隱瞞真相而有驚嚇、手足無措、跟著哭泣或冷漠…等多種反應,究竟,面對親友離世時,怎麼做對孩子來說才最好?

※ 誠實面對是上策
李開敏心理師指出,兒童的喪慟調適是經常被忽略的議題,照顧喪親兒的前提是秉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將兒童排除在死亡事件之外,研究顯示,調適較佳的孩子,是被允許參與死亡過程、被充分告知和支持的那一群,如:被告知病情、和親人道別、接受餽贈紀念品…等等。

周秀姝心理師也建議,最好是跟孩子解釋比較真實的情況,像是:「以後你想找爸爸跟你玩球,爸爸就沒辦法陪你了;如果你想跟爸爸聊天,可能只能你跟爸爸講話,但是爸爸還是很愛你的」,不要編造「爸爸出國」之類的理由,否則孩子會一直期待著爸爸回來,爾後產生更大的失落感。

※ 坦然為死亡做準備
李開敏心理師認為,在面臨瀕死的歷程中,家人往往因為過度保護對方,而隱藏自己的情緒,因而錯失在生命最後階段中可能擁有的親密感和真實的溝通。

其實,父母不應把死亡變成家裡的一個神秘事件或不能談的事情,這麼做只會加深孩子的焦慮和恐懼;也不應禁止流露難過的情緒或哭泣,相對地,悲傷應該被支持 與了解。當孩子有疑問,也要把握時間好好地回答,甚至可以問問孩子:「爸爸離開前,有沒有什麼想跟他一起完成的事」,也是一種減少遺憾的方式。

不過,周秀姝心理師提醒,家長在坦白告知的同時切勿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壓力,例如:「你已經沒有爸爸了,我們兩個只能相依為命,以後還要靠你來照顧我」,如此一來等於把年幼的孩子推到一個必須變得很堅強、成熟的位置,反而造成孩子的負擔。

※ 提供安全感與希望
和面對寵物過世時一樣,家人也可以陪伴孩子為逝去者舉行追悼的儀式,但需特別留意的是,如果是至親過世,留下的一方除了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之外,也需要提供 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假設爸爸過世,孩子往往會擔心媽媽是不是也會跟著離開,甚至擔心自己會不會死掉,那是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

因此,陳玟琪心理師認為,在處理情緒的過程中也要讓孩子知道,媽媽會繼續陪伴他、照顧他,不會跟爸爸一起離開,給孩子一些保證,待孩子的情緒比較穩定之 後,也要建立未來感,使他相信:「以後媽媽和寶貝還是可以快樂地一起生活,爸爸也會在天上祝福我們,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86108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